三家分晋专业炒股配资证券配资网,韩赵魏到底谁继承了晋国正统?
前两天,淮下书生的粉丝群里讨论了有关正统的话题,有一位朋友问我,三家分晋,韩赵魏到底谁继承了晋国正统?
理论上来讲,谁也没有继承晋国的正统。因为我们从“三家分晋”这四个字就能看出来,是分晋而不是代晋。
从公元前453年三家开始分晋,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卿为诸侯,晋国都一直存在。虽然大部分国土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了,但仍然有绛和曲沃两地来奉祀。韩赵魏三家升级为诸侯时,晋国的正统还在晋国本身。
直到公元前376年,韩、赵、魏瓜分了晋公室仅存的土地,废晋静公为庶民,晋国才最终灭亡。
所以理论上来讲,三家都没有继承晋国正统。不过如果我们非要较真一下,韩赵魏三家还是有区别的!
首先,我们前面讲过正统传承的三要素:法统、道统、礼仪之统。
道统、礼仪统应该差不多,毕竟都是晋国分出去的,文化、礼仪、服饰、制度、风俗习惯等,应该是差不多的,这也是为什么三家也被外界都称为“晋”,合称“三晋”。
那么,也只有法统可以讨论了。法统继承又分为血脉继承、和平禅让、暴力推翻。
和平禅让首先去除,毕竟三家升级到和晋国平起平坐的地位,并不是通过一对一的禅让进行的。而暴力推翻,也是后面三家合伙推翻的,同样也不存在一对一的取代。
那么,就剩下血脉继承了,也就是比谁和晋公室的血脉更亲近。
那就不得不介绍一下是三家的起源了!
韩国的起源有两种说法,一说先祖是周武王之子,封于韩国(西周韩国)。公元前757年被晋国所灭。
后人韩万在前708年曲沃武公“曲沃代翼”的战争中杀死晋哀侯,前679年曲沃武公得到周天子承认,成为晋武侯。韩万被封于韩原,后人便以韩为氏,韩万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的祖先。
还有一种说法,韩万并不是西周古韩国的后裔,而直接是曲沃桓叔次子,曲沃庄伯之弟,曲沃武公也就是晋武公的叔父。
这两种说法中,韩万都出自姬姓诸侯国,后一种说法和晋公室的血脉更亲近。
赵国的先祖是商纣重臣飞廉后代,与秦公室同源,都是嬴姓。只不过秦公室源自飞廉长子恶来,赵公室源自飞廉次子季胜。
周公东征时杀死飞廉,恶来一系前往宗周西边养马,季胜一系留在周王畿。
季胜之后造父为周王室御马,后造父为助周穆王平徐偃王乱,驭八匹千里马载周穆王,自中原昆仑丘西王母处返回,攻徐偃王,大破之。造父以此功受封赵城,由此为赵氏。
造父六世孙奄父在千亩之战中救了周宣王,被升为卿士。在周幽王时期因宗周变乱迁往晋国侍奉晋文侯,成为赵氏之始。
所以,赵国是嬴姓赵氏,和姬姓晋氏的亲缘姓相距太远。
魏氏先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,因为封国在毕地而得姓。
西周末年毕国被西戎攻灭,公室沦为庶民。毕公高后人毕万在春秋初期投奔晋献公,受到重用,成为晋献公大臣。后辅佐晋献公攻灭西周分封的姬姓魏国,晋献公将原魏地赐封于毕万,并封其为大夫。毕氏遂以封地为姓,称魏氏。
因此,魏氏也是出自姬姓诸侯国。
综合来说,赵国和晋国公室的血脉最远,魏国其次,而韩国和晋国公室血脉最亲近。
因此,三家都没有继承晋国的正统,但非要较真的话,还是韩国公室和晋国公室更亲近。那么,你们怎么看待这个话题呢?
欢迎关注“淮下书生”,阅读观看更多历史文学原创文章和视频!
版权声明:本文及相关视频由淮下书生原创撰写拍摄,非“淮下书生”署名的发布,皆为抄袭搬运。任何平台个人禁止抄袭搬运,喜欢可以转发分享点赞评论关注!
富灯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